图为初冬的滹沱河畔风轻水碧。新华网 李征峥摄
新华网武汉12月2日电(陈周璇、李征峥)初冬的滹沱河,风轻水碧,一片宁静。
2024年11月底,“水源地环保志愿者南水北调中线行”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滹沱河畔。正午时分,滹沱河畔绿树成排,沿着岸边的步道蜿蜒延伸,犹如一条绿色的玉带缠绕在腰间。
站在岸边远眺,宽阔的滹沱河波澜不惊,一座现代化的公路大桥横卧在碧波之上,巍然屹立。
河心处,一个个因水位上涨形成的小岛星罗棋布,如同撒下的一颗颗大小不一的珍珠,浑然天成,色彩斑斓。暖阳下,微风轻拂,小岛上一片片芦苇林随风摇曳,风光无限。
走近水边,只见河水清澈,河底高低起伏的河床、层层叠叠的河沙,清晰可见,一览无余。
发源于太行山的滹沱河,是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母亲河,历史上一度干涸断流40多年。由于水位连年下降,河床大面积裸露,沙洲浅滩密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后,来自丹江口水源地的一泓“南水”为滹沱河带来了福音。通过调水、补水,滹沱河迎来了全域复流,获得了新生,曾经水丰草茂的滹沱河又回来了。
“北方风大,一到秋冬季节,干枯的河道风沙漫天,看起来都是灰蒙蒙的。现在的滹沱河水面开阔,还能看见水鸟成群结对,环境整体比以前好了很多,我们一家人常来河边徒步。”石家庄市民程先生说。
图为石家庄正定县新村,滹沱河泄水渠道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相连。新华网 李征峥摄
沿河堤向西而行,采访团抵达了石家庄市正定县新村南部。在这里,通过实施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与滹沱河泄水渠道相连,贯穿广袤田野。“南水”从河底隧洞穿河而过,继续一路北上。
图为冬日暖阳下,滹沱河湿地风光辽阔。新华网 李征峥摄
在滹沱河倒虹吸工程上方俯瞰,周边湿地辽阔。群岛静谧,河水静静流淌。昔日的沉沙池,水丰草茂,绿树林立,清水环绕。绿荫下,虫鸣、鸟啼声声入耳,呈现出一幅绝美的冬日山水图。
“南水”奔涌,千里入冀。今年秋冬,滹沱河畔迎来了许多久违的白鹭,在这里驻足休憩、游弋觅食,吸引不少外地游客前来打卡游玩。游客们不禁惊呼,滹沱河大变样了,真的变美了!
静静的滹沱河,如弦如歌,默默讲述着一段中国南水北调的生态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