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 | 婚恋中的冷亲密现象-新华网
新华湖北 > 正文
2024 04/09 17:29:39
来源:半月谈

半月谈 | 婚恋中的冷亲密现象

字体:

  在消费文化盛行的当下,人与人相识的机会和方式越来越多,互联网为我们打开了海量选择之门和速配按钮。但无论是选择进入还是持续发展一段情感关系,似乎都门槛高企。更简单来说,爱一个人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在法国社会学家伊娃·易洛斯的书中,被称为“冷亲密”:在市场机制和消费文化裹挟下,在技术加持下,我们与人相识的方式越来越多,而爱上一个人,却变得越来越难,维持一段爱情和婚姻也更不容易。

  孤独、疏离、冷淡的情绪,弥漫在原子化生活的单身青年群体中。年轻人使用各类线上交友App,多次快速且粗粝地经历“对方对你无感”“对方认为你不合适,已取消喜欢”“下一个更好”……部分青年陷入“即烹即配”的“预制菜化”择偶困境,“断崖式分手”“快餐式爱情”往往相伴随行。情感交往变成可被评估、量化乃至交易的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的实体,原本“热”的亲密关系逐渐趋于冷静、理性。

  “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任何时代都有自己的情感联结方式。冷亲密正作为一种新的情感关系配方,催生出如“相亲剧本杀”“婚礼主题公交巴士”“婚姻文化公园婚礼”这样兼具娱乐和婚恋功能的新消费模式,试图帮助青年树立安全、健康、信任的亲密观。应当看到,过热过火与过于冰冷,这两个极端都非爱情的正确打开方式。现代人更有情绪自控能力和情感边界意识,但无论如何,要相信爱的本质力量,唤醒情感力,走出爱无力、爱冷漠、爱困难,重塑高质量亲密关系。

  统筹实施:周清印、邓伽编辑策划:郑雪婧

  采写撰写:邓楠、李晓婷、熊嘉艺、张楠楠、张睿、程晓莉

  之一:渴望爱,无力爱

  半月谈记者邓 楠 李晓婷 熊嘉艺

  虽然渴望爱,但可能已部分丧失爱的能力。冷亲密指向的便是,人们在内心深处对亲密关系和联结的渴望,同时又本能地排斥、怀疑、担忧和恐惧。

  过去我们常常称呼伴侣为“爱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会选择使用“队友”这个词来形容伴侣关系,用“打怪升级”这类游戏化的词诠释未来的共同生活。用词方面不见“爱”这个字眼,悄然揭示了一种情感之变。

  速效与慢热

  “从软件上认识,加微信聊天,一周内约见面吃饭。如果一周内没有进展,基本就默认没戏,迅速换下一个。”26岁的媛媛这样描述使用相亲交友App的流程。她认为,这种“程式化”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厌倦,身边使用这类App超过一段时间的朋友不少都放弃了。

  “线上不靠谱,95%都不会聊起来,照片一般的就更不想聊了,除非特别好看,我才会主动一点。”28岁的胡先生虽然不看好线上交友,但相比线下熟人介绍,他还是愿意将相亲阵地放在线上。“线下的话,万一对方觉得你还可以,但你又觉得不合适,对介绍人需要有一个维护成本,很麻烦。线上不理就不理了,没有那种所谓的心理压力。”

  “现在大家都比较忙,感觉你对我有兴趣,我可能尝试几次,如果还是不搭理我,那可能就渐行渐远了。大家都是‘一对多’,说实话都分不清谁是谁了,肯定不会像过去那样,再上赶着追求对方,反正还有下一个在等着。”29岁的小黄说。

  30岁的白女士选择只恋爱不结婚。她不想步入婚姻的理由,一方面是缺乏动力。“结婚相当于亲密关系的经济合约,我已得到了亲密关系,没必要再跟这个人深度绑定。”另一方面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就算我父母离婚是个正确选择,我作为孩子也是其中的受益者,但在潜意识里,就是想把婚姻里那些东西看得更清楚再想去面对。我知道这不现实,也希望能尽量克服这种恐惧情绪。”

  胡先生也表示,年轻人的脱单压力部分源于父母。“我原来跟爸妈常打电话,现在打得少了,因为他们每次都催,跟我说你哪个同学结婚,哪个同学的孩子结了婚,天天这样。”

  “婚姻感觉就像为了完成父母的任务,结婚然后生小孩。但现在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能过就过,不能过就离。”28岁的小一说。

  “慢热”是受访对象们提到的高频词之一,认为结婚不是一拍脑袋就决定的事,如果双方在尚不成熟的时候选择结婚,后面很可能会造成伤害且留下遗憾。“作为独生子女,双方也需要在更长的交往中变得更成熟,适应有另一个人的生活,可能也更需要一段时间去达到适婚的心理年龄。”27岁的马铭说。

  “伴侣不是既定的,而是靠时间养成的。无论如何,我都需要一个长期且缓慢的过程来做心理建设,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婚姻,顺其自然双向奔赴就很好。”33岁的包女士说。

  不少受访者认为,当下婚育不是一个必选项。“我们这代人更在意的是要怎么养育孩子,经济储备够不够,能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资源,这才是一种更负责任的观念。”小黄说。

  “育人先育己”是众多受访者的共识。“不能只要求孩子考好成绩,家长对自己也要有要求,不能双标。”马铭说。提起养孩子的“经济储备”,他也很“头大”:“有个同学在杭州做乐器兴趣班,一节课(50分钟)快400元了,有的机构上大课每节4位数,以后如果有小孩根本不敢想怎么报班。”

  马铭也关注女性求职问题。“我们国家并没有到一个人随便打打工就可以养活家庭的程度,如果不能无后顾之忧地生育,女性怎能维持内心的安全感呢?”

  已婚的洛依身体条件不好,医生不建议生育,她自己也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结婚一年还不到,婆婆一听说我来月经就很生气,质疑我为什么还没有孩子。”由于在社交平台上频繁搜索婚育相关信息,她经常收到关于“产后伤害”的推送,“我们真的太缺乏这方面专业的护理和心理疏导了”。

  “Solo活”、不信任、边界感

  “Solo活”指独自生活,部分受访单身青年表示在“一人食”“宠物经济”等风潮下,一个人过得也挺好。“工作太累了,休息时间只想躺在家里,加上社恐(指社交恐惧),也比较抗拒有一个人加入我的生活。”网友小一说,“当男方提出进一步交往要求时,我都拒绝了。可能是我单身太久了,感觉一个人的生活很自在。”

  “i人(指内向)与e人(指外向)”“j人(指循规蹈矩)与p人(指随心所欲)”“淡人(指云淡风轻)与浓人(指浓墨重彩)”……网络中流行的社交人格是年轻人参考的择偶标准之一。部分受访者自认为是“i人”,很难和相反属性的人兼容。

  家里养3只猫的月亮说:“感觉身边的e人朋友找对象很容易,而我是个i人。社会交往太复杂,骗婚骗彩礼案例太多,我只要有自己的猫就足够了。偶尔生病确实也想要人陪,但如今在网上找个陪诊的也挺好。”

  受访青年表示,“网络情缘一线牵”成功的案例也有,但就像中彩票。30岁的乐乐不信任以相亲为名谋利的平台,“感觉忠诚度不靠谱,骗子多,不会认真找对象”。

  利用婚恋App诈骗的案件并不鲜见。媛媛虽然不信任这些App,但她觉得在App上像HR(指人力资源)一样看过很多份“简历”后,提高了自己对相亲对象的鉴别能力,逐渐明确了自己择偶的标准,也算有所收获。

  部分受访者认为,父母不讲“边界感”令他们受伤,加剧了冷亲密,甚至产生“断亲”的念头。

  29岁的康康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她认为很多家庭的父母是“入侵式”的,不尊重孩子的边界。孩子会以为亲密关系就是得让对方感到快乐,从而牺牲自己,得去讨好迎合。“我们没有得到很好的亲密关系示范。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控制,令人不舒服甚至痛苦。”她坦言,“冷亲密时代可能恰恰是一种自我觉醒,年轻人慢慢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至少知道不想要什么样的亲密关系。”

  “你结婚了我们的任务就完成了”“你再不结婚这辈子就完啦”“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白女士总结了家长催婚的“经典语录”,令一些受访者颇为共鸣。

  “不结婚就会被冠上不孝的帽子,每次被催婚就像被掐住脖子。”白女士坦言,“爸妈不能理解,未婚和已婚不是对立的。婚姻之外的互助选项太少了,我们的关系出现了多样性,但没有一套新的东西来适应,这就导致无论怎样,都得装进婚姻关系的套子里。事实上,我们这代人追求的是能让人与人之间真诚地互相扶持,感觉到安全、信任和力量,这才是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让亲密更安全、健康、滋养

  天津大学的“恋爱心理学”课程格外抢手。授课教师王小玲在课程设置方面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设计了很多模拟和实践环节。比如,针对原生家庭对青年婚恋的影响,她专门布置了一项课下作业,对自己的父母进行访谈。“后来,许多同学还拉上自己的父母一起来听课。”王小玲说,这样的环节设置加深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相互理解。“是否脱单并不是考核学习效果的标准。”王小玲期待,学生通过课堂所学,有能力去爱,也能获得更多的幸福。

  新婚俗受到年轻人欢迎。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民政局与长春公交集团西南汽车公司联合推出的首款“百年好合—幸福启航号”主题婚礼巴士,容量大视野好,一辆车可达到多辆轿车的运载量。车辆平时在线路上正常运营,新人租用时改为婚车,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公交资源,为新人带来与众不同的婚礼体验。

  青神是苏东坡初恋的地方。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以苏东坡与王弗“唤鱼联姻”的典故修建唤鱼公园,其中婚恋文化成为公园建设主题之一。新人按中国传统行牵巾礼、拜堂礼、却扇礼等,一起许下爱国护家、相守一生的庄严承诺。

  此外,剧本杀是受访青年认可的相亲方式之一。网友小谢说:“比起线上相亲App,剧本杀能让年轻人线下接触时间久一些,通过面对面游戏,可以大概看出对方的表达能力、逻辑能力、共情能力,而且剧本杀是可以抛开现实身份进行社交的方式,比较放松,既能娱乐,还可能结交到新朋友。”她认为,剧本杀等破冰游戏能一定程度缓解初遇的尴尬,“不像那种纯聊天相亲,两人不熟‘尬聊’,渐渐就不知该聊啥了”。

  全球视域下的冷亲密

  韩国统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2023年登记结婚的新人数量较10年前减少40%。逐渐增多的晚婚和不婚现象已给出生率造成冲击。据韩联社报道,近期一项对500名19岁至23岁韩国年轻人的调查显示,50.4%的调查对象不打算结婚或者生孩子。

  韩国最大的婚姻交友平台“DuoInformation”调查显示,25岁至39岁未婚者普遍认为,丈夫的理想年收入约为6000万韩元(32万元人民币),妻子的理想年收入约为4300万韩元(23万元人民币)。但这与现实相去甚远。由于经济压力大,“是否足够有钱”成为决定韩国人能否结婚的关键因素,甚至超过“性格合适”和“家人认可”等传统因素。

  33岁的车先生最近结束了一段5年的恋情。他曾经和女友考虑结婚,但常因为买房发生争执。“前女友和我对这段关系失去了信心。”车先生说,“我们年收入大约有6000万韩元(32万元人民币),不足以支付公寓的首付和贷款。无数次因为钱争吵后,我们已经精疲力竭。”他说,因为钱不够,生孩子这件事更是想都不敢想。

  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英国成年人中,只有不到半数登记结婚或结为民事伴侣关系。初次登记结婚的英国人年龄越来越大,女性平均为33岁,男性平均为35岁。

  英国婚姻基金会专家哈里·本森说,结婚率下降的趋势对孩子不利。他认为,婚姻不是万灵药,但在维持家庭稳定方面更有效。英国近一半青少年没有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因为其中不少孩子的父母从未登记结婚,生下孩子后彼此分开。

  美国婚姻顾问伊恩·克纳注意到,过去10年间,美国人婚姻从“浪漫式婚姻”逐渐向“陪伴式婚姻”过渡,人们择偶时越来越愿意找能成为“最好的朋友”的伴侣,而不是“激情”伴侣。(文中受访对象均为化名,实习生闫柳瑾对本文亦有贡献)

  之二:“预制菜化”的速配式婚恋

  张楠楠

  传统情感关系是从普通朋友逐渐水到渠成转向伴侣,但这种发展过程在“云相亲”中并不适用。伴随媒介技术嵌入,“云相亲”青年从择偶要求、相亲筛选、关系建立到情感维护,呈现出绩效化、程序化、效率化、标准化流水线式作业等特征,情感关系普遍存在“即烹即配”的“预制菜化”现象。

  “云相亲”三步走

  “云相亲”第一步通常是将择偶要求标准化。在平台上,只需花费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将所有信息转化为可以量化的指标,为对方的相貌、工作、收入、家庭、学历等打分。

  第二步,对择偶候选人进行筛选,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深入了解。有人总结了一套相亲铁律:“约会中如果对方提前缩短流程直接pass(略过),聊天中敷衍回复或很少主动延伸、开启话题直接pass。”双方都按照某种约定俗成的标准进行判断,以类似绩效考核的方式给自己设立计划目标,也对另一方进行考核评价。如能顺利“过五关斩六将”,即向准亲密关系靠拢。但这种“预制菜化”情感关系,真实的情感基础比较薄弱。

  第三步,“预制菜化”情感关系的理性维护。有青年谈到“周末基本都会出去约会,但很清楚是为了结婚而去的”“别人都说这种行为算‘海王养鱼(指多线发展)’,但我并不认同,到了这个年纪时间很宝贵耽误不起,只是为了提高效率,最终能走到一起的才是真爱”“我不想独自一人,但更不想被纠缠、束缚,想要能随时抽离的自由”。

  困在追寻完美伴侣的游戏中

  追求灵魂伴侣是人性自然驱使的产物。一些线上平台恰能提供海量用户、列出清单任君挑选,就像想买新衣服时会得到新产品的目录一样,但极可能货不对板、注水严重。

  相亲者此山望着彼山高,甚至可能会克制、疏离情感的发展,不自觉地认为下一个选择可能会更好。看似一时爱得难解难分的关系,可能没有任何信号就突然化为泡影,“断崖式分手(指突然不联系)”往往和“快餐式爱情”相伴随行。

  在技术支持下,用户认为无须过多耗心耗力,就能找到条件更好的伴侣,这恰好契合了部分平台的运营逻辑。作为服务的提供者,平台如何提升用户黏性是盈利的关键。相亲交友类平台与其他类型服务有所不同,并不是越好地提供针对性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就能有效提升用户粘性,相反,如果使用户迅速完成择偶匹配,则会导致用户流失。

  因此,平台往往会讨巧地借助这套商业规则,让用户感知到平台一直拥有潜在的优质相亲交友对象。用户的这种心理作用与平台提升用户粘性的目标不谋而合。因此,平台就会不断吸引用户尝试更多的快餐式爱情,最终把用户困在追寻完美伴侣的游戏中。

  警惕技术发展对青年婚恋的冲击

  部分“云相亲”青年开始接受这种“预制菜化”的情感关系,但不会在这段关系中毫无保留地付出真心。他们在内心深处并不认为这种游离的情感关系可以与长期的亲密关系或是真爱画等号,彼此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会花费更多精力维护,是偏向娱乐式的、浅尝辄止的关系。由此,“恋爱降级”“爱情平替”等在社交网络上成为热词。

  从这一角度看,媒介技术为相亲青年提供了进攻和退守的空间。至此,“预制菜化”的情感关系似乎使得爱情的意义被消解。这打破了我们以往对情感关系的认知,以爱情为基础的情感关系在技术飞速发展的理性社会中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真正意义上的亲密关系或将逐渐成为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技术嵌入已部分取代传统情感关系实践,不仅对青年,甚至对整个社会的情感认知产生了深刻影响。应对技术的挑战,关键在于帮助青年群体树立健康的婚恋观,正确认识、合理使用技术平台,避免陷入追寻“预制菜化”完美伴侣的游戏。(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生导师)

  之三:“左滑右滑”的爱情游戏

  张睿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超过3000万的中国互联网用户在婚恋交友平台上追寻爱的可能。然而,在看似海量的选择中,真正能建立持久亲密关系的寥寥无几。这背后,不仅是一场数字化的爱情游戏,更是关于现代人情感困境的深刻反思:在一切皆可“左滑右滑”的时代,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情感逻辑?

  打造相亲网络人格

  假使你即将开始一场网络相亲,首先你得在这个虚拟世界里“打造”自己的个人主页,以便访客一目了然查看个人信息。例如,“关于我”“兴趣爱好”“感情观”“心仪的TA”“MBTI性格类型”等,就像在超市里给自己贴上标签。每个人被简化为一系列属性,通过选择性展示具有市场价值的信息,如家庭背景、工作及学历等,个体变成了可以被量化、交易和竞争的“商品”。

  尽管每个人都努力展现自己的独特性,最终却不约而同变得千篇一律。大多数人在描述自己时使用的形容词几乎一致,比如“我可爱有趣所以才单身”,女性强调“温柔体贴”“喜欢儿童”,男性则强调“收入稳定”“房车财产”。这种环境下,寻找伴侣的过程更像是在市场中挑选符合特定标准的商品,而不是寻找具有深度和独特性的人。

  变味的“喜欢”

  平台采用算法每天为用户匹配潜在伴侣,通过内设聊天窗口、速配小游戏等推动互动产生。这些设计塑造了一种特定的情感逻辑,影响了用户的情感选择、表达、节奏和期许。

  传统相亲方式通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理解才能做出选择,而在网络环境中,仅需一次左滑或右滑就能决定这个人是否从此在你的世界中消失。这种快速选择过程将决策变成了一种快速消费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将爱人视为不可替代的独特存在。然而,在数字化情感世界中,由于潜在候选者众多,我们容易陷入一种观念,即每个对象都可以被其他人替代,情感在不断比较和权衡中受到抑制。

  传统上“喜欢”被视为一种亲密关系的标志,具有排他性和相互性。然而,在网络相亲平台中,“喜欢”按钮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和功能,成为可累积、兼容、切分、无限生成的事物。用户可根据自己的筛选标准,短时间内向多人表达“喜欢”,或在某个时间段内持续获得他人“喜欢”。这种模式让原本严肃的亲密关系异化为一场手指滑动的游戏。有人“喜欢”所有的人以增大配对机会,有人则沉醉于收获大量“喜欢”的满足感,以此看作是衡量自我魅力的量化游戏。

  对效率的追求诞生了速配相亲模式。以青藤之恋的“五分钟巴士”为例,这里的情感交往就像是流水线作业。你和每个潜在伴侣有5分钟时间聊天,时间一到,就像按下了暂停键,谈话立刻停止。继而你可以做出选择:是继续深入了解,还是换个频道,看看下个人会是谁。每天晚上,你最多可以经历6场这样的快速约会。

  这种模式下,很多用户开始实行“标准化”社交——就像电话营销,每次都在重复相同的台词。这种大规模、高效率的互动,虽然听起来很吸引人,但可能让真正的情感联结变得更加困难。

  公交司机刘艳明布置婚礼巴士 张楠 摄

  破局的契机

  平台的竞争力依赖于“优质用户池”,并利用这些“优质用户”的高强度曝光作为吸引新用户的关键资源。具有学历、职业、收入等方面优势的用户,往往以各种方式被平台流量予以倾斜。在这样的场域中,人们越来越专注包装自我,而非真实的亲密互动。

  在高效的筛选与低转化率之间,很多人深受“等待”的煎熬。随着使用时长增加,很多用户积极营业的心态被消磨,而“被拒绝”的体验频率之高、感知之直接,让用户不得不消耗巨大的情感能量来维护自己的心态。显性的拒绝包括“对方对你无感”“对方认为你不合适,已取消喜欢”等回复,隐性的拒绝则包括突然中断聊天等五花八门的形式。等待缘分成为权宜之计,既成为心灵寄托,也在逐渐催生心态的崩坏。

  尽管冷亲密现象标志着在线恋爱与寻求伴侣的过程遭遇了困境,但实际上,这也为我们提供了破局的契机。关于情感生活和亲密关系的讨论空间,具备推动理性对话、引发新的社会共识、创造新的情感模式的潜力。

  我们始终相信,建立真实深入的情感连接仍是可能的。我们需要重新定义和塑造我们的情感纽带,以适应这个正在变化的世界,一同在情感生活的“冷化”中寻找温度。(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生)

  之四:“剧本杀相亲”因趣结缘

  程晓莉

  剧本杀从熟人圈延伸到陌生人社交中,一度成为城市青年,尤其是“Z世代”社交破圈的新形式。相亲剧本杀正是新型复合消费业态之一,这一活动类型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等城市逐渐流行开来,受到青年群体青睐。

  青年人在体验沉浸式剧本杀

  边“玩”边相亲

  新生代青年希望在收获浪漫爱情的同时,兼顾资源匹配和经济理性需求。传统一对一相亲形式较为固定,成本也较高。喝咖啡或吃饭是相亲较为普遍的形式,少则一两百、动辄四五百的相亲成本,对青年而言是不小的经济负担。他们追求“小而精”消费,也偏好新奇、时髦的消费活动,尤为注重“玩”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此外,时间成本也是新生代青年相亲中重要的考量要素。周末是极为珍贵的闲暇时光,他们追求周末时间使用效率的最大化和行为的高密度,希望在更少的时间内完成更多事。

  剧本杀具有以游戏互动为主的鲜明社交属性,一定程度上构成了“趣缘部落”,尤其吸引以趣缘为社交取向的青年。与其他社交媒介相比,剧本杀具有强故事性。组织方精心挑选了具有趣味性的剧本,且每种剧本的场景和玩法不同,参与者可以自由选择剧本进行组合。情节的未知感、角色代入感都为参与者带来沉浸式的游戏体验。参与者彼此以剧情赋予的虚拟角色展开互动,并自发建立活动秩序。每个参与者都是游戏的一部分,合作推理、共同创造的游戏机制让参与者的游戏体验超越个人性并走向整体性,彼此之间形成高度的情感连接,这有助于推动亲密关系的快速建构。

  “先游戏后自我介绍”的活动流程,为参与者提供了更轻松自由的社交空间,打破了现实世界中的身份壁垒。参与者暂时从职业、身份、地域等符号中抽离,以平等玩家的身份进入游戏。在沉浸式的游戏氛围中,他们通过角色扮演、逻辑推理和话语表达,较快速地熟络起来,并初步了解各自的性格,形成对他人的初步印象。通过游戏破冰之后,成员之间开始较为深入地交流,话题也从虚拟的游戏延伸到现实社会中。在熟人圈层,青年群体往往会将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婚恋焦虑以云淡风轻的方式隐藏起来,但在非熟人圈层、利益无涉的陌生人组成的活动中,关系的匿名性和短暂性使他们更加敞开心扉,也更容易进入到亲密关系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在游戏间隙,参与者如同好友一般分享各自的情感经历,讲述面临的婚恋压力,形成惺惺相惜的情感共振。

  《恋爱心理学》课程组组织学生开展课程实践,通过系列团建活动帮助学生认知自我、认识他人

  为青年择偶实践赋能

  活动结束后,参与者们会再次评估活动过程,启动深入接触方案,通过互动体验、容貌水平、背景信息来综合审视他人,进而筛选可以深入接触的对象。为了节约时间成本,青年多直接询问对方的意愿,并将聊天和见面看成流程式的操作。为规避因活动中凭“感觉”“眼缘”的印象与实际产生偏差,多线接触成为参与者普遍的行动策略,甚至成了默许的潜规则。青年对接触对象进行量化的审视甚至打分,在比较中不断权衡。只有当他们与某个对象达成确定性交往时,多线接触才会终止。

  相亲剧本杀为青年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择偶媒介,一定程度上为青年的择偶实践赋能。作为去中心化和去红娘化的相亲形式,相亲剧本杀的活动形式迎合了城市青年群体社交孤独和婚恋焦虑的双重情感困境。组织方以标准量化为导向的筛选机制节约了相亲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集体相亲形式为青年提供了效率更高的择偶通道。

  在社会转型期传统与现代婚恋观交织下,青年既追求交往安全,又渴望情感自由。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相亲模式为青年提供了广阔的择偶空间并制造出短暂的欢愉。但值得注意的是,欢愉过后,浅层的情感联结仍难以转化为长远、稳定的亲密关系,甚至加剧了青年的空虚感和孤独感。

  当前社会,“母胎单身”和大龄剩男剩女等社会现象较为普遍。参与相亲剧本杀活动正是城市单身青年群体对生存困境和婚恋压力的主动回应,也反映了在原子化的现代社会中,青年人际之间情感疏离且社会支持不足的事实。青年群体应增强安全意识和合理的消费意识,寻求健康的情感需求满足通道,树立健康的择偶观,理性把握内心节奏与加速社会、消费主义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作者系江苏开放大学讲师)

【纠错】 【责任编辑:李晓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