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麻竹高速长坪收费口驶出,沿盘山公路行驶没多久,一排排白墙灰瓦的农家小院映入眼帘,清澈小溪绕村而过。这里是湖北省南漳县长坪镇园家湾安置点,也是南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门口不远处就是文化广场,吃完晚饭我坐着轮椅去看广场舞。”2009年,肖学军砍柴时,不小心摔伤了腰,从此便离不开轮椅。2017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肖学军从赵岭村搬到这里,一家三口住进75平方米的房子。
“以前住的土房子,常常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由于身体不好,老伴儿长年在家照顾我,一家人只能靠3亩地艰难度日,串门都要走好几里路,业余活动想都没想过。”现在,肖学军一家人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走进肖学军的新房,敞亮舒适,电视机、冰箱等电器齐全。“坐着轮椅进进出出很方便,串门走两步路就到了。”说起现在的日子肖学军心里既满足又欣慰。
“为了让贫困群众安居乐业,新建的长坪镇社区服务中心落址园家湾,配有便民服务大厅、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村民可随时享受市民化的服务。”南漳县发改局局长、易迁办主任尤明军说。
生活环境变好了,收入怎么办?为了给搬迁户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南漳县易迁办结合山场资源丰富、水源方便、气候适宜等优势,建设了拥有自动化联动大棚、一体化制棒厂以及智能冻库和烘烤车间的食用菌基地。同时,以“扶贫车间+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户均可实现增收2000元到3000元。
食用菌基地离肖学军家不到100米,妻子常推着他一起到基地务工。去年,肖学军夫妇在食用菌基地务工收入就有7000元。“剪香菇比较轻松,很适合我做,工作就在家门口,生活也方便。”肖学军说。
近年来,湖北省南漳县全力推进扶贫搬迁安置和后续扶持等各项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积极增设扶贫车间,让群众搬迁之后再“扎根”,踏实过上好日子。在一系列扶贫措施的推动下,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让广大易地搬迁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赵梦琪)
Copyright © 2000 - 2019HB.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与免责声明 |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0 - 2019HB.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